专访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怎么选,名师为你来把关(上)
第2493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文章《歪,报志愿吗?文化产业管理考虑一下》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我们也收到了很多想进一步了解该专业读者的问题。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基于正在报志愿的同学们最关心的文管专业发展现状、各校学科特色、就业情况等,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采访了来自国内10所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11位老师。
记者 | 季文丹 于帆 梁鑫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6073字 | 预计阅读16分钟
首先向接受采访的11位老师致谢,感谢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家长和同学们解疑答惑。他们分别是(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卜希霆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付延慧老师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
何群老师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胡慧源老师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副主任、副教授;
刘涛老师 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系主任、副教授;
刘吉发老师 长安大学教授、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廖国一老师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员、教授双职称;
宋菲老师 河北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主任;
王媛老师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系主任;
张立波老师 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系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焕钊老师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我们知道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在2004年正式诞生,算起来比本届高考考生还要年轻,那专业诞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何群老师:
文化产业这个领域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一是我们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这样一个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行业包括制造业都需要增加附加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说要增加文化的含量,创意的含量,所以就形成了“文化+”或者“创意+”等等这样的一些产业发展领域。所以从这些领域来说,应该说文化产业发展是非常有潜力的。
另外咱们国家现在社会发展矛盾也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我们讲美好生活是什么?在这里面就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更多还是精神的需求。那么文化的附加,其实就是美好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卜希霆老师:
其实我们能感觉到文化产业它仿佛是无所不在,它会跟整个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甚至要引起讨论为对美好生活的美好需要,它是一种需要需求的引导,他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需要文化消费的需求和服务来引导和刺激老百姓的这种文化消费的内容。
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来看,文化产业在整个国家GDP的比重都已经非常高了,我们国家相对来讲还不算太高,在像美国日本很多国家都已经20%以上。所以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它还有足够的产业上升的空间,会有更多的人参与或投入到文化产业的业态发展之中去,所以应该讲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文化产业下一步的发展还是非常巨大的。
刘涛老师:
就我个人感受,对文化产业有所感知的高中生应该是越来越多了,大家开启自己的手机,看小说、看视频、听音乐都与文化产业相关,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文化产业。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中,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等9个大类。
胡慧源老师:
2000年以来,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结构的“服务化”特点以及居民消费的“精神化”倾向越发明显,但是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能力制约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为了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服务于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全国范围内近200家高校于2004年起先后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可以说是“时势造文管”了,我们知道现在已经有近200所院校开设文管专业,这个专业在国内发展的现状和普遍特点是怎样的呢?
卜希霆老师: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教育部的传统的教学目录里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或者是一个比较成系统的一个专业或者学科,在不同的院校它会结合不同院校的特点是进行交叉。
刘吉发老师:
其实文管专业在国外开设的时间比较长,中国的话香港开始时间比较早,他们往往叫做艺术管理,当然艺术是文化的精简,国外欧美往往把它叫艺术管理,在我们国家一般叫文化管理,文化比艺术包含内容更多一些。
宋菲老师:
文管专业出身高贵,第一批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均为985,211知名高校,说明文管专业开设的条件要求很高。
胡慧源老师: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涉及的细分业态很多,既有传统类的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广告会展等,又有新兴类的如网络游戏、数字音乐、社交媒体等,生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基本都是大家能够直接体验或者消费的,因此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入门门槛较低。尽管可能会给人一种“大杂烩”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些细分行业相互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一意多用”“一专多能”现象在这个领域十分常见。
何群老师:
事实上文化产业管理或者叫文化产业,这个领域非常宽泛,比如说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新媒体以及文化旅游这一块,其实都算是文化产业的范围之内,所以这么宽泛的领域当中,每个学校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个特色定位。
付延慧老师:
文化产业专业发展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三步走的阶段,2004年开始办这个专业,从2004年到2012年经过了8年的筛选,有一些被淘汰了,有一些存活了下来;到了12年的时候,它从一个试办专业变成一个正式的专业了,所谓正式的专业,就是在教育部的一个学科规范当中,这个专业有稳定的社会需求,也有自己逐渐成熟和完善的体系去支撑专业自身发展;2012年以后,文管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者是艺术学的学士学位。
所以说文化产业学科发展是越来越规范的,办学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如管理学的学位,要学管理学大类最为核心基本的课程,比如说像高数、线性代数、统计学。第二有专业核心课程,属于文化产业管理的那种理论课、历史的课、研究方法的课,不同于传统管理学当中的内容;第三有专业发展课程,给学生设置更多的方向,能学习更多的技能。
在大数据时代,在文化产业学科教学中设立数学类课程,这是一个区别于纯传媒、纯文科的明显的学科优势,在科研阶段很多东西要通过数据来进行去说话,这个数据要有数理统计的分析能力。
郑焕钊老师: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在2004年开始设立的,除了在艺术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下面设置,目前在国内像历史、人文学院、旅游学院也会开设,以及现在大量的新闻传播学院,也会设文化产业专业,还有是中文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会设这样一个文化产业专业,大概在高校里面他所设置的这样一些专业和学科大概就有这些。
那么由于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所以这个专业它具有比较强的一种跨界性,所以不同学校在设置这一个专业的时候,里面的课程特色也会因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来。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既然说文管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老师也强调了文管专业在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请老师介绍一下本校文管的特色。
何群老师:
中央财经大学的特色定位就是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因为中央财经大学它是以经济管理类作为优势学科特色的,我们学校的文化产业跟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做了一个紧密的结合,就是文化产业投融资,也可以叫文化金融。
所以基于这样一个特色定位,在我们学校,你进来以后学习就不是在学广播电视里面的管理,也不是出版产业管理或者是新媒体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当中可能它都会有一个投资和融资的环节,无论新闻出版还是广播电影电视都有这样一个环节,我们其实就是截取产业链当中的投资和融资环节,或者叫金融作为我们的一个特色定位。我们发展了这么多年,在这个领域里面也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其实在全国也有了一个品牌,大家都会知道中央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以文化产业投融资作为一个特色定位的。
卜希霆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设有全国首批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拥有文化产业学术硕士和MF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文化产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实现文化产业人才的全方位、专业化、多层次培养,为本、硕、博全学历层次教学科研单位,这也是全国也比较少有的本硕博全学历层次的文化产业教学科研单位。
从目前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设立了制片管理和公共文化与创意设计两个方向,就是18级的是有这两个方向的,那么这两个方向事实上我们还会做丰富和调整。制片管理原来叫影视制片管理,我们去掉了影视两字,希望未来我们同学从事相关的文化业项目不只是停留在影视层面,还包括新媒体,也包括未来很多新的文化产业业态,所以它是一个泛在的一个文化产业项目的制片管理。
同时公共文化与创意设计其实包括文博、文化遗产等等这些内容,也是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包括文博行业,包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这方面的创意,但同时也有产业的意识,能够懂经营会管理有这种经济产业意识的这样的一些学生能够适应到整个产业发展里头。
郑焕钊老师:
暨南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其实是分设在两个不同的学院,一个本科专业是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的人文学院,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利用整个人文学院里面的管理学、法学、文学出版专业等等,不同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在文化产业管理里面带学生去上课。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本科专业是在以管理学作为基础。然后暨南大学还有一个硕士和博士的两个点,那么这两个点就设在校本部广州本部的文学院,它主要强调的是文学艺术创意和文化产业的结合。
胡慧源老师: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定位与特色培育上,积极与学校优势学科融合,现已形成法治文化传播、传媒产业管理两大专业特色。特色确立源自两大优势学科平台,其一,依托学校高峰学科——法学,培养文化政策法规、版权保护管理方面的法治文化传播人才;其二,依托学校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培养策划、执行、经营、贸易方面的传媒产业管理人才。
此外,专业目前与英国利兹大学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有志于在文化传媒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构建“1+1+1”的双学位硕士通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层次。
张立波老师:
首先中国海洋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一批,所以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生到硕士生,到博士生到博士后,已经早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这可以说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因为中国海洋大学从总体来说也是一个海洋学科的一个研究重镇,相应的与海洋相关的这种海洋文化的研究,从总体来说就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样与专业密切结合的就叫海洋文化产业,也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特色。第三个方面,从总体来说非常重视实践操作这个层面的教学,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这一块变成具体的一些教学的内容环节,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
刘吉发老师:
长安大学目前在本科生阶段,没有专门的文化管理的专业,它有艺术类专业,例如广播电视编导、文化旅游管理以及一些艺术性的专业,那么像这些专业都带有文化管理性质,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都是散见在艺术、文化、旅游、建筑、环境设计之中的,所以我们专业它的设置是结合我们的优势学科,我们行业领域内的优势比较明显。
刘涛老师:
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自成立来,坚持利用河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文史底蕴厚积的特殊优势,聚焦文化创意和设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城乡文化协调互动、出版经营策划、艺术品市场推广、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等为特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我们吸收了各个领域的优秀老师来给我们讲课,除了有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这样的基础性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以外,还有电影、动漫、剪纸、新媒体、会展、美术设计、出版经营管理等选修课程,满足了同学的多元需要。除了课堂学习,文管学生还要会“玩”,比如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同学们都会去全国各地游学考察,不管是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博物馆或者是相关展览活动都会有我们学生的身影。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年一度的旅游文化节,文创比赛、旅游线路策划大赛、导游大赛轮番上演。
付延慧老师: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还是要服务于地方,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地方大学,所以说我们的特色课程,一个是体现这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另外的一个是体现地方的文化产业。
从当前来讲,1到2年的时间我们会把文博这个方向去好好打磨,因为我们是依靠历史学院,要体现我们学生的深厚历史的功底,这是我们的优势。而且历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载体和资源。另外一个就是与历史文化相关的田野调查。下一步就想把历史系的田野调查方法作为我们的一个特色课程,把我们桂林的文化资源,桂林的文化产业给它深耕细作挖掘出来,进行一个具有实用性的这样的阐释,这样的话我们的专业它就有了一些抓手,这是当前我们要去做的。
宋菲老师:
河北传媒学院是传媒类大学,文管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多架构在传媒领域,文管专业定位方向是培养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熟练掌握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等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沟通、营销、文案撰写五种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在全国各级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项目的创意与策划、运营与管理以及文化项目经纪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王媛老师: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四年制本科专业,创办于2008年,至今已有十余年办学历史。南京艺术学院是全国高校中同时拥有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唯一学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立足南艺雄厚的艺术学优势,着力培养文化产品与服务研发、策划、投资、运营和营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并同时设有文化产业研究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方向。
本科培养阶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有:影视与新媒体产业经营管理、艺术品投资经营管理、音乐表演产业经营管理三个课程群方向。学生在完成第1年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分别进入三个课程群方向继续深入学习,并在第2-3年进行与艺术品经营、影视新媒体策划、音乐表演项目运营有关的大型项目实践。
结语
通过各高校老师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应时势而生的新兴学科,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或投入到文化产业的业态发展之中去。而各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它们大多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平台设立,遍地开花也各自芬芳。那在这样的交叉学科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文管专业成立15年以来,各高校的就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欲知分晓,且看下期分享。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